珈蓝神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82|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几岁,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1-8-2010 13:3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嘿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给力给力 不给力不给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1-8-2010 13:35:25 | 只看该作者
1节:前言:年轻人要会灵活处世


  前言:年轻人要会灵活处世

  20几岁的年轻人,刚从学校步入社会,由一个单纯的学校环境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必然有很多的不适。比如角色转变不顺,工作开展不顺,人际关系不顺,等等。而这些不顺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不在于他们的能力和学历背景,而在于他们的为人处世态度和方法。

  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之所以怀才不遇,感叹生活艰难、世事不公平,不在于他们的才华不为人所知,而在于他们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更在于他们没有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或内向,或自负,或木讷,或狂傲。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不懂得如何与人建立联系,也不懂得如何靠人际关系来为自己获得帮助和成功。

  年轻人的大学阶段是专业知识的积累时期,那么当他们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的时候,他们更应该学习的是,如何说话和办事,如何靠会做人来做好事,如何树立个人品牌,如何拥有自己的人际支持网络等。

  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跟陌生人在一起,总是找不到话题;心里很崇拜你的上级,嘴上却不知分寸地得罪了他;朋友遇到了伤心事,你很同情但又不知如何劝慰;与客户谈判,却无意中让对方识破了自己的底线……

  会说话、会办事的年轻人,人们都愿意与他交往,他的人脉资源也会越积越多,而一个人的人脉网络又直接支持他的未来发展。因此,会说话、会办事的年轻人往往比其他同龄人更容易成功。

  有一个大学毕业后工作不到一年的年轻人和我聊天。这个小伙子能力不错,加上"初生牛犊不怕虎",因此,说起话来在我这个"老人"面前一副舍我其谁、雄心万丈的样子。当他聊到公司的现状、领导和同事的时候,说的是"都没什么了不起的"!我明显感觉到他对领导不以为然,对某些前辈看不上眼,对自己无比自信充满期待。

  人不轻狂枉少年。在职场的这么多年中,我见多了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小伙子这种咄咄逼人的说话方式,以及锋芒毕露的心理并不一定是好事。试想,像我这样一个对年轻人比较宽容的"老人",尚且对他的言行产生一丝不快,换成是他的上司或者与他有利益冲突的同事,不知道会对他有多反感。说不定,小伙子还未上路,就因为无意中表露出来的"野心"而栽到他人给他设置的陷阱中去了。最后,我忍不住建议他,"少说,多听,多做没坏处。"

  我们天天在说话,不一定就说对话;我们天天在办事,不一定就会办事。为人处世,大部分在一个人的说话里体现。也就是说,说话和办事二者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在生活中应该灵活运用。一件事情能否办成很大程度上与说话有关;而一句话是否说得得体,又与一个人的个性、阅历等有很大的关系。年轻人从20多岁开始重视和学习说话、办事的技巧,有利于事业空间的拓展。

  这本书是我继《20几岁了,别再犯迷糊!》之后的第三本励志书,依然是献给步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这本书主要从说话技巧和办事技巧两方面来告诉年轻人,在为人处世中应该重点注意的问题,书中运用了一些心理学理论,希望用真实的案例让年轻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并学到很多实用的处世技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1-8-2010 13:35:38 | 只看该作者
第2节:面对人生角色的转变(1)


  第1章20几岁,真正变成"社会人"

  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他必须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中。20几岁的年轻人,进入社会没多久,面临人生的转折期,从"校园人"走向"社会人",有很多困惑。

  很多年轻人的困惑来自于,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社会角色的转变,依然把学校中的那套为人处世方法拿来用在社会中,所以行不通。

  面对人生角色的转变

  "想着马上要参加工作了,我就充满了恐惧。""我都还没有做好参加工作的心理准备,怎么办啦?""我真不想工作。"很多20几岁,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常常对自己的未来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刚刚从校园出来的他们,在这个宽广的社会中有些无所适从。

  小刘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离校的日子越近,他的这种烦躁感就越强烈。早就听师哥师姐们说,社会上的人际关系相当复杂,竞争又那么激烈,以后工作还不知道顺不顺利。这段时间,他似乎处于人生的低谷。他是家中的独生子,父母在他身上倾注了所有的希望。他一帆风顺地考上大学后,没想到毕业找工作却连连遭受打击,十几份简历投出去后犹如石沉大海。现在,不少同学都在打点行装奔赴新的岗位,只有他无处可去。家是肯定不能回的,这样空着手回去多没面子呀。可是自己的未来究竟在哪里呢,他也不知道。

  每次想到这些,他就充满了无限的烦恼,真希望一辈子都呆在学校里,多好啊!

  现在很多20几岁的年轻人毕业就面临着"失业",刚刚还被人称为"应届生",一眨眼的工夫,在还没有顺利就业的情况下就已成为"往届生"。

  不管自己是多么的愿意当"鸵鸟",但是走出社会终究是无法逃避的。

  既然需要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就要让自己适应这个环境。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跟单纯而有保障的校园环境大不相同,曾心存浪漫情调和美好幻想的年轻人在现实面前常常茫然无措。他们曾经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学历就能找到喜欢的工作,但满腔激情一次次被残酷的现实打压,甚至激不起一点波澜。有一个年轻人这样描述自己毕业后的生活:

  毕业后的我跟很多同学一样,租着廉价的房屋,过着入不敷出的日子,那点微薄的薪水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我成了真正的"月光族",有时候还不免厚着脸皮向父母开口求援。生活突然间变得很陌生,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地方,每天穿梭于车水马龙的大街,而自己却像一个被人遗弃的孩子,在焦虑、急躁、抑郁、恐惧中挣扎。然而,时间终究不会因为谁的不如意而停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茫然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我把它当作精神寄托。我快乐地工作着,快乐地与不同的人接触,这份工作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更教会我如何做事和做人,工作的乐趣几乎无可替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马扎
 楼主| 发表于 1-8-2010 13:35:51 | 只看该作者
第3节:面对人生角色的转变(2)


  人在一生中要扮演多种角色,要发生多次的角色转换。其实,大学毕业到一个新的单位工作,就是一次角色转变的过程,即实现由"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转变。而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职场中,这个过程总是会有茫然与苦闷相伴随。

  所谓角色转换,是指个体的人因社会任务和职业生涯的变迁,从一个角色进入另一个角色的过程,其根本的变化是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变化。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履行着不同的社会责任,遵循着不同的社会规范,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认识得越清晰越全面,就越能顺利地实现角色的目标与任务,就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一个人只有符合社会的期望,他才会受到社会的接纳和欢迎。

  一个人的角色认识过程既是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过程,也是通过自己所承担的角色,让他人和社会了解自己的过程。由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换,在我们每个人一生经历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过程。

  年轻人角色转移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如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转变,在工作中会遇到诸多问题,甚至会影响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这里有三点需要注意:

  1. 学会独立,做好角色定位

  年轻人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要迅速地完成角色的转变,认识自己在新环境中的位置和所承担的工作角色,明了该角色的性质、职责范围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这是顺利度过适应期的重要一步。

  如果20几岁的年轻人毕业后到新单位还跟在学校一样,意识不到新角色与学生有什么不同,迟迟进入不了角色,依然故我,我行我素,就会加大与新的社会角色的距离,造成对新环境与工作的严重不适应。

  社会与学校相比,生活环境、工作(学习)条件都有着很大的变化,难免使那些心存幻想、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产生心理落差和强烈的冲突。因此,年轻人在这个过程中要着重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应对挫折的能力。要明白,你已经是一个成年人,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任,学会自己独立解决问题,不要动辄向父母或朋友伸手求援,或是遇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要知道,你人生中的"万里长征"才刚刚起步呢!

  2. 虚心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不要仍然沉湎于大学的轻松、浪漫生活,要尽快全身心投入到新的环境中。一个人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毕竟有限,大部分知识和能力仍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积累和锻炼。一切有经验的领导、师傅、技术人员和同事都是很好的老师,他们在岗位上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些都是你所需要的,只要你肯虚心请教,一定会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而这些都是你将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做出更好的成绩的资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1-8-2010 13:36:13 | 只看该作者
第4节:面对人生角色的转变(3)


  许多年轻人工作几个月还静不下心来,三心二意,不安心本职工作,这对角色转换的实现是十分不利的。吃苦耐劳并不是大道理,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态度,也是角色转换的重要条件。年轻人只有勤奋、肯吃苦才能很快适应环境,及时进入工作角色,顺利实现角色转换。

  我认识一个年轻人,毕业以后待业在家已经两三年时间了,一直由父母供养着。他也曾做过几份工作,第一份工作他嫌工资低,第二份工作他嫌太难,第三份工作他嫌累。结果工作也不找他,他也不找工作,成了一个闲人。作为一个新人,工资低也是无可厚非的;工作难就要虚心学习,努力克服困难,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你便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和经验,你自身也获得了成长;而工作累就更没什么可说的了。一个人年轻时工作不累一点,老了生活会更累!

  3.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协作意识

  年轻人走入社会后,人际交往能力的发挥是适应环境的关键。人际关系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必然发生的联系或关系。人际关系如何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你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糟糕的人际关系则会使你陷入孤立的境地,消极被动。

  很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都有着较强的个性和极强的自尊心,他们活泼有余,热情不足,往往孤芳自赏,放不下架子去同周围的同事搞好关系。特别是当周围的人学历低于他的时候,他更有一种优越感,因此目中无人。他们独来独往,在工作上也不懂得与人合作。不善于与人交往,难以沟通,难免将自己封闭起来,以致带来诸多烦恼与痛苦。

  还有些年轻人,在新的环境中,个性得不到张扬,情绪低落,见别人热热闹闹地生活着,便产生"己不如人"的自卑感,对生活感到"失望"、"失落",觉得自己徒有"满腹经纶","才华"难得施展。

  也有的年轻人性格内向,不懂得与他人交流思想,不能热心地去和他人交朋友,结果造成离群索居,使展现个人才能受到阻碍。

  年轻人应该明白,人际交往能力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首要重点学习和培养的能力。主动与人交往,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加强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对自己的未来有百利而无一害。

  总之,从校园环境到社会环境,肯定会面临很多复杂的、难以把握的状况,20几岁的你或许应付能力还不够,但不要逃避,尽快完成自己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换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楼主| 发表于 1-8-2010 13:36:22 | 只看该作者
第5节:社会不会等待你成长(1)


  社会不会等待你成长

  有一个刚参加工作的男孩在网上与我聊天,他说自己很孤单:

  毕业后,想念同窗的朋友,想念和同学一起打球、聚会、喝酒的日子。那是多么开心的事,可是现在,什么都要一个人做: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哭、一个人笑……每天回到租住的小房子里,说不出的孤单。

  下班坐公交车时,看窗外美丽的夜景,一切繁华都似乎与自己无关,一个人行走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听到的只有自己孤单的脚步声。要是遇到什么不顺利的事,心都酸了,倍感失落。我很怀念在学校里无忧无虑的生活,讨厌现在这种什么都要自己去做的状态。要是不长大,多好啊!

  这个男孩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因为我也有过这样的一段心理经历。在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也是一个人"独闯"陌生的城市。我也曾幻想自己一直生活在熟悉的大学校园,过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但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生活在自己的空间里。只要我们进入社会,无论自己是否想长大,是否已做好准备,是否能独立,很多事情都不得不去面对--生活的挫折、人际关系的复杂、自身能力的局限,等等。我们无从选择。

  要说以前是被老师教育的话,那么现在开始被生活教育。

  学校帮助我们成长,社会逼迫我们成长。在学校中,我们可以慢慢地学习,慢慢地长大;而在社会中,如果我们成长得太慢,很可能就会在某一领域被淘汰,被那些比我们"成熟"的人所替代。

  在校园里,只要我们考试成绩好,人格健全,基本上就会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而在社会上,仅仅成绩好,工作业绩好,是不够的。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一旦我们的能力不够,就会被太多的候补人员快速地替换。

  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时代,社会根本就没有功夫和耐心慢慢培养你。你不行?你不愿意?你不喜欢?没关系,换人吧!这就是现实。

  社会不会等待你成长,不要企图有多么好的差事等待着你。只有当你成长到了一定的程度,社会才会接纳你。有很多年轻人在我面前抱怨自己学有所成却总是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也有很多年轻人抱怨自己运气不佳,总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更有一些年轻人终日愤愤不平,与自己同时走出校园的同学为什么能很快得到提升,而自己还在原地踏步。

  一天到晚只会抱怨的人,必定是不成熟的人。当你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面对社会,如何快速地适应社会后,你就没有时间去抱怨了。因为那个时候,你把时间都用来学习、工作和拓展人际网络了。

  徐良是个有理想的男孩,他毕业后目的非常明确--利用5年时间在北京买房。结果不到4年时间,他的目标就提前达成了。在这4年多的时间中,他觉得自己成熟了很多。

  他刚工作的时候,在一家小公司做文职。当时和他一起进去的另外两个新同事也都是普通大学毕业生。在公司里,基本上每次电话铃响了,都是徐良起身去接,其他人根本就不动。时间长了,大家好像都习惯了徐良做一些办公室"公益性"工作,电话铃一响,如果徐良不起身,大家就会一直等着,直到他终于忍不住了起身去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水道
 楼主| 发表于 1-8-2010 13:36:32 | 只看该作者
第6节:社会不会等待你成长(2)


  公司太小,也没有专门请保洁人员,办公室的卫生就要靠大家。每天下班后,从来没人主动扔垃圾。徐良是个爱干净的男孩,每天下班都把垃圾带走,而其他人根本就不做这些小事。

  其实,这些事情徐良在家和在学校的时候几乎很少做。但他知道,现在自己参加工作了,就要有个工作的样子。有很多事情即使公司没有明文规定,但应该做的他也尽量做到。工作后,连他的穿衣风格也变了,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他喜欢穿休闲服和运动服,现在只有周末他才会穿着运动服跟朋友们去踢球,平时则尽量穿衬衣和西裤。他想展示给别人一副"成人"的形象。

  他在试用期的表现不错,尽管有同事说他假积极,但他并不在乎。他的行为得到了老板的认可,试用期过后,他被留下了,而其他两个同事被淘汰。

  老板说与其他两个试用生比起来,他更像一个职业人。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使命。

  如果你到了一个新的时期,你的使命却还停留在上一时期,那么就说明你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成长。一个永远长不大的人,只能站在他人的背后,而自己无法主动争取进步,他在未来的生活中将很难获得成功。

  所以,20几岁的年轻人,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1. 责任感--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有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被一家公司聘用,试用期间,公司因岗位调整,需要裁掉一个人。因为他的资历最浅,所以他被选中了。本来他可以把工资结清后就走,但他认为自己还是公司的员工,有义务把工作做好了再走,对他来说,多做一天的事情,也是给自己多争取一天锻炼的机会。

  人事部通知他,这个月最后一天不必来了,下个月第一个周一来取工资就行了,但是月底他仍然来了公司。他仍然像平时一样认真工作,把工作台洗刷得一尘不染,把用过的东西洗得干干净净,摆放好。与同事交接过的文件中还存在着一些什么问题,他都罗列在了纸上,非常负责任地再次和同事交接。他的细心让同事们都感慨。

  第二天,人事部通知他,他可以继续在这里工作,没有被裁掉,原因就是他突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打动了老板。老板说,这样认真勤奋的人,如果放走他,将公司的损失。

  没有责任感的年轻人,大多工作主动性不强,他们习惯了依赖别人,依赖父母、依赖朋友、依赖社会,从来不考虑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自己现在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去争取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他们每天得过且过,一旦到了三十多岁,才发现自己浪费了大好青春,浪费了生命。

  年轻人要知道,一次次放松自己、迁就自己的行为,看似不起眼,慢慢地就会让你形成一种懒散、敷衍的习惯,最终害了你一辈子。可以说,那些不愿意长大、阻碍自我成长的年轻人,说到底是他们不愿意承担责任。但是你要知道,有压力并不是一件坏事,正是这些压力,驱使着你一步一步前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府
 楼主| 发表于 1-8-2010 13:36:40 | 只看该作者
第7节:社会不会等待你成长(3)


  2. 使命感--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

  使命感往往和进取心联系在一起。像上面故事中那个叫徐良的男孩,进入了公司,就把自己当成了公司的一员,其他员工不做的事情,他主动去做。他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他,他只知道自己既然工作了,就要像个工作的样子;他不管自己现在做的事多么微不足道,因为他知道这些事是应该做的,而这些对自己的工作和前途是有帮助的。

  你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你现在就要去争取。不要把你的任务留到三十岁以后去完成。不要以为自己还小,还可以等待;不要以为自己还小,大家都要让着你。你越早懂得这个道理,就会越早付出努力,目标也会越早达成。

  比如,一个有使命感的人,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不够的时候,他会很自觉地去向别人学习、请教,不断充电;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圈子太窄时,他会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子,不断增加自己的人脉资源,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8-2010 13:36:50 | 只看该作者
第8节:做好"学徒"才有前途


  做好"学徒"才有前途

  20几岁的年轻人,在一生中要经历一个重要的时期,那就是当"学徒"的时期。这个时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一个积累的关键期。谁都知道"学徒"是很苦的,听师傅的使唤,做一些不喜欢做的琐碎小事,还经常挨师傅的骂,而且报酬又低,甚至没有报酬。但也正是这个阶段,让你学会很多的本领,积累很多的工作经验,也正是这段时期,让你不再一无所有。

  很多年轻人没有意识到这段时期的重要性,所以各方面积累得不多,底子薄,工作起来也就不顺。

  刘燕毕业后,在一家小企业工作。她的工作很简单,平时事情也不多。她的老板为了拉一个大项目,长期在新疆出差。每当老板不在的时候,她就无比地高兴。她所在的公司人员不多,规章制度也不多。因为上班不打卡,所以她经常迟到,也没人说她;工作时间她不是上网聊天,就是"煲电话粥"。

  公司做财务的大姐曾好心地提醒她:"上班的时候,要多学点东西,不要老在网上聊天、看电影。虽然老板不在,但也要对自己负责。"她表面接受,心里却认为同事多管闲事。

  就这样,一年时间过去了。刘燕一直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份轻松稳定的工作。终于,老板出差回来,他拿下了新疆的大项目。

  有一天,老板拿了一份资料给她,让她正反两面按比例复印,她在复印机前捣鼓了很久,纸张浪费了很多,但都没按要求印出来。老板急了,说她工作了这么长时间连复印机都不会用,当时就把她训得哭了起来。

  后来,老板让她给客户发一份英文邮件。这又让刘燕犯难了。虽然她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但是一年多时间没有使用英语,早忘得干干净净了,何况这个邮件中还涉及好多的专业词汇。看到刘燕写英文信手忙脚乱的样子,老板又不高兴了。在公司项目即将开动,老板招兵买马的时候,刘燕却被辞退了。

  她走的时候,老板对她说了一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年你在公司什么也没做,对公司是一种悲哀,对你自己更是一种悲哀。"

  很多年轻人,不珍惜当"学徒"的时光,把这段宝贵的时间,用来抱怨,用来敷衍了事,用来做一些与自己的前途毫不相干的事情。这是一种愚蠢的做法。

  就像上面的刘燕,在公司业务不忙的时候,她应该把时间用于学习那些自己不懂的东西,让自己多积累一些工作经验,虚心向前辈们学习。一旦业务开始忙了,她也能够用自己掌握的本领去应对,即使公司效益不好,她去跳槽,也为她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多了一个资本。而现在的她,再去找工作的话,跟其他应聘者比起来,显然没有什么优势,跟应届生比吧,专业知识早就忘记了;跟有经验的人比吧,她的工作经验几乎是零。

  有一个叫王黎的男孩,跟刘燕的态度就完全不同。他毕业后找工作不太顺利,很多公司都以经验不足拒绝了他,他觉得这些招聘单位太不公平了:"大学生刚毕业当然是没有工作经验的,为什么要在经验上难为我们呢!"

  最终,他实在没有办法,就向招聘单位提出:"我只要管吃管住,不要工资,公司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这总可以吧!"他心想,大概只有这样才能换取一些"工作经验"了。

  即使这样,很多公司也不接受他,因为新人确实只会"添乱",做不了什么工作,只有一个外贸公司见他这么诚恳,正好最近又缺人手,就答应了他。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每天工作的8个小时,他都要用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工作经验值",以便再次找工作时简历能拿得出手。

  同事们都把他当成公司的"机动劳力",有什么大事小情都找他做。

  "小王,帮我去财务查个数据。""小王,帮我给物流公司打个电话问货什么时候到。""小王,帮我比对一下哪个公司的报价更低一点。""小王,帮我倒杯水!"无论同事们怎么使唤他,他都非常高兴,因为他觉得他每做一件事情,他的经验值就得到了提高,所以他的腿跑得非常勤。同事们也都非常喜欢他。

  三个月过去了,他了解了公司的业务流程,对商品的型号、采购价格、供货商、物流运输等,都有了基本的了解。他向老板提出辞职,并衷心地感谢老板给了他这次工作的机会,没想到老板却舍不得他走了,并给他补发了三个月试用期的工资。

  老板看中了他的勤快和上进,以及他积累的那些客户资料。

  很多年轻人在步入社会时对自己抱着太高的期望,认为自己应该得到重用,应该得到丰厚的报酬。其实,这个社会是按实力说话的,对一个企业来说,员工首先要为其创造效益,是否有这种本领,就要看你能否不断地充实自己。

  刚毕业的年轻人,不要以为自己生来就是干大事的,任何人都有必要从底层的小事做起。有一个大企业的人事经理说,现在很多招聘单位都希望招那些不怕做小事情的年轻人。因为是新人,部门对他不了解,可能会让他临时办点小事,去复印、去打字,这都很正常,很多年轻人就不能忍受,觉得没有意思,坚持不了几天就走了。其实,公司不可能让员工仅做这些小事,总会有安排。那些能从小事情做起的实习生,最后几乎都留在公司了。公司非常看中那些不计较、能踏实做事的实习生。因此,年轻人不仅要知道"学徒"阶段的重要性,而且还要知道,在这个阶段你最需要的品质是--勤快。你越是勤快,你就会越早"出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1-8-2010 13:37:08 | 只看该作者
第9节:说话办事要有一颗平和心(1)


  说话办事要有一颗平和心

  年轻人,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人、做事,心态都很重要。我们经常说,老年人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就是因为年轻人充满了朝气、有活力;其实,生活中仅仅有朝气和活力是远远不够的。年轻人也应该向长辈们学习,保持一颗平和心,遇事不要太浮躁,太冲动,尽量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赵工程师年轻的时候,从事技术工作,头脑灵活,上手很快,一些老工程师干不了的事情,他马上就能完成。原来需要两个工程师做的事情,他一个人做起来都游刃有余,并时常还做一些技术上的创新尝试,大多都成功了。

  为此,他也感到很自豪,认为自己贡献大,就有些飘飘然了,开始目中无人。他根本就没想到目中无人是做人的大忌。

  有一次做项目,他的意见和其他几个同事不合。同事们都说应该那样做,他却坚持这样做。最后他不耐烦了,对着同事们大叫:"这种项目以前你们都没做过,有什么资格下结论?"被他训斥的人中有几位是他的前辈,大家看他这么说,也都不做声了,任他去做决定。

  后来,那个项目没有攻坚下来,不了了之。同事们也慢慢疏远了他。

  跟他同时间进工厂的同事中,很多都先后走上了管理岗位,尽管他能力很强,却一直做着技术工作。后来他才意识到自己年轻的时候心态不好,情商低,所以没人愿意主动接近他。

  年轻人除了努力工作外,还要有一个平常心。无论你有多大的能耐,你仍然需要谦虚谨慎;无论你的能力多么有限,你也不能妄自菲薄;无论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你仍需要保持一份危机感;无论你遇到多大的困难,你都需要保持冷静,战胜困难……这就是一颗平和心。

  20几岁,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在说话、办事中要保持平和心态主要把握下面几点:

  1. 有些事情不要看得太重

  尽管我一直都认为年轻人应该不遗余力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工作上没有遇到伯乐,人际关系上受到排挤,谈朋友失恋了,等等,这些困难都会让初入社会、对社会期望值很高的年轻人变得沮丧、自卑,甚至一蹶不振。其实,有一些事情,你看得越重,越容易失去,一旦失去了,你就越会感到灰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1-8-2010 13:37:17 | 只看该作者
第10节:说话办事要有一颗平和心(2)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他的诗中写道:"如果你为失去太阳而哭泣,你也将错过群星!"在人生的角逐场上,有赢就会有输,只要你努力了,做到自己满意就行了。你还年轻,大不了再来一次。

  2. 懂得吃亏是福

  年轻人应该懂得辩证地去看待每件事情。有时候,一些在你看来是很糟的事情,其实对你是有利的。

  比如,我前两天看电视,一个公司的老板被采访如何选拔人才。他说"认真"是他衡量员工的一个标准,他举了一个例子:他每次都把车开到同一家洗车店去清洗,而每次给他洗车的都是同一个小伙子,小伙子每次都非常认真地把他的车洗得很干净,这个老板非常满意。

  有一次,小伙子不在洗车店,换了别的伙计给他洗车,那次他就明显地感到有敷衍的成分在里面,尽管也算合格了,但是洗得并不到位,很多角落都没清洗到。后来,这个老板就问小伙子愿不愿意到自己的公司上班。小伙子当然非常愿意。

  对于这个年轻人来说,同样的工作,他比别人做得细致,花的时间长,精力多,可以说,他是在"吃亏",因为他完全可以把车洗得"合格"就行了。他"吃亏"了,但是也为他迎来了机会。

  很多年轻人心气高,遇到事情总不愿意自己受"压迫",不甘于自己处在低位。其实,处于低位并不是什么坏事。这能让你积累更多的东西。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名词--凹地效应。地势低的地方更容易汇聚更多的资源。平地上面如果有一块凹地,根据自然的规律,水或者其他物质都很容易汇集到这个凹地里面,从而呈现出它对这些物质的一种聚集作用。

  3. 把自己放在平常的位置,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

  自信固然重要,但是自负就不行了。无论你有多大的能耐,都不要太把自己当一回事,特别是在你还没有太多能力的时候。太看重自己的人,往往心高气傲,目中无人,最终很容易被他人和社会遗弃。

  我的一位同学担任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每年要为公司选拔很多优秀的员工。有一次,他面试一个年轻的女孩,这个漂亮的女孩应聘总经理助理,当时两人有这样一段对话。

  问:"你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为什么要改行从事行政类工作呢?"

  答:"就是想改行了,以我学的专业做助理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吧?!"(有些得意)

  问:"那么,你对助理工作,了解得多吗?"

  答:"应该就是协助总经理的工作吧?"(猜测着)

  问:"那么,你愿意从前台工作做起吗?"

  答:"不知道,没有其他岗位吗?"(不太满意)

  问:"你虽然专业很好,但是目前没有任何相关工作经验,而前台的岗位可以给你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答:"那好吧!不过我不是永远都做前台的,我希望以后还是能做其他工作!"(有些无奈)

  问:"这个当然,但是需要看你的实际工作表现!现在,在薪资方面,你有什么要求吗?"

  答:"现在我的同学平均工资都在3000左右吧。我……希望在4000左右!"(自信地)

  "……"(无语)

  这个女孩去应聘工作,她的表现却像是用人单位在求她去上班。尽管她的专业是多么的好,她是多么的漂亮,但是这个社会是靠能力说话的,何况比她优秀的人还多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1-8-2010 13:37:25 | 只看该作者
第11节:积累自己的人气(1)


  积累自己的人气

  年轻人,需要形成自己的生活圈子,多交一些有益的朋友,见一些成功的前辈,多拜一些渊博的老师,可能会改变你的一生。这个社会谁也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多一个朋友,多一条道路,这些良师益友们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拉你一把,他们对你非常重要,但是他们不一定会主动出现在你的视线范围内,你需要主动去结交他们。

  生活中,有的年轻人走到哪里都是孤零零一个人。有欢乐的事情,没人跟他分享,有不开心的事情,没人同他一起分担;有的年轻人走到哪里身边都有一群人,遇到困难,即使他不说,也会有人主动为他解难。前者被人遗忘,后者受人欢迎。

  人际关系对一个人将来成功与否的影响在这个社会中是显而易见的。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有了能力,还需要有人欣赏,有人提拔。处理好人际关系,形成自己的关系网,也是我们每个人降低办事成本的最佳选择。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成为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就必须注意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经营好自己的人脉。人脉竞争力提高了,你才会在工作生活中找到机会,展现自己的竞争力。

  因此,20几岁的年轻人,不仅要积累学识和经验,更要积累自己的人脉,多交朋友,交有用的朋友。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与人相处,会受到他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你不太承认自己受他人的影响,但是在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比如,你的朋友喜欢看某一类书,你也会跟着喜欢看;你的朋友喜欢用某一品牌的日用品,你也会跟着用;你的朋友喜欢参加某一类活动,你也会尝试着去参加。不仅仅如此,他们的思想、人格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与生活态度积极、工作优秀、见识远大、成绩卓越的人在一起,会让我们受到他人的熏陶,向他人看齐。

  马克·汉森是一位畅销书作家,有一次,他与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同台演讲结束后,私下请教罗宾一个问题。

  汉森问道:"我们都在教别人如何成功,为什么我的年收入才100万美元,而你一年却能赚进1000万美元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1-8-2010 13:37:33 | 只看该作者
第12节:积累自己的人气(2)


  罗宾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过来问他:"你每天都跟谁在一

  起?"汉森回答:"我每天都跟百万富翁在一起。""哈哈!"罗宾听后大笑,"我每天都跟千万富翁在一起。"

  马克·汉森的回答表明,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或许很多人会说:"我工作之后,根本就没时间交朋友,每天面对的都是那么几个同事,上班、下班、回家,人际交往很窄,没办法。"

  我身边也有几个男孩让我给介绍女朋友,他们都25、26岁了,苦于没有机会结识女孩子来结束自己的单身生活。他们抱怨并不是要求太高,而是根本就没有机会结识同事以外的女孩。其实,机会随时都有,只是有的人能把握,有的人把握不了。

  在火车上,小章一个人静静地坐着,觉得很无聊。他的旁边坐着一个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对面坐着两个年轻的女孩,像是大学生。开始的一段时间,对面的两个女孩不停地说笑。后来,小章旁边的年轻人请对面靠窗的女孩把窗帘拉上去一下,然后,他说了声"谢谢",对方笑着回答"不客气"。这个年轻人就顺利地加入了两个女孩的谈话中,三个人有说有笑。

  小章看得出旁边的年轻人是有事没事地找话题跟对面的女孩聊天,但谁在意呢!他甚至有些鄙视这个年轻人跟女孩们套近乎。

  这位年轻人说自己带有扑克,提议大家一起玩"拖拉机",但是三缺一。于是,两个女孩便主动邀请小章参加。可是小章拒绝了她们,因为他感到有些累了,而且自己也不怎么会。

  于是,他们三个人就只好"斗地主"。一会儿工夫,三人就很熟悉了,还相互开起了玩笑,留了各自的QQ号码,说好以后联系。只有小章闭着眼睛,寂寞地坐着。

  结交朋友要主动抓住机会,比如,有朋友请你参加聚会,不要因为自己手头事情多,或是懒得去而拒绝。这些场合都是很好的机会。

  积累自己的人脉,除了主动结识他人外,还要有选择性地结识。古人说"交友逊己不如无",就是让我们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这样的朋友能使我们有个榜样,有个追赶的方向,促进自己进步。另外,当你的人脉关系建立起来后,就要经常维护,不要与人失去联络,或是等到有了麻烦时才想起别人。

  我有两个同学,A跟我关系很不错,生活富裕;B跟我不太熟,他的条件一般。一天,A跟我说,昨天突然接到B的电话了,说想要找他借5万元钱,他买房子需要。我想了很久才想起B是谁来。于是,我问A,你打算借给他吗?他说,我跟他毕业之后就没有联系过,谁知道他现在什么状况,我为什么要借钱给他?其实我知道对A来说,5万元并不算什么。这种情况在生活中经常发生,平时不联络,一到关键时刻就找别人帮忙,即使你有勇气开口,别人也不一定会帮你。最后,年轻人要记住,在社会上,一个被众人接纳和认可的人,有时候能力未必超人一等;但是一个成功的人,其背后必定是一群人在努力,抓住了这群人,你也就抓住了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1-8-2010 13:37:42 | 只看该作者
第13节:真诚是最好的处世之道(1)


  第2章年轻时尽早展现你的正面形象

  出色的外在会很大程度地帮助你树立自信心,同时也能为你赢得更多的机会。年轻人应该尽早把自己的正面形象展现出来。

  20几岁的年轻人,对于别人的外表善于评论,却往往忽视自己的形象。一个人的内涵与修养在很大程度上能通过他的外表表现出来,我行我素、不修边幅并非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真诚是最好的处世之道

  年轻人为人、说话、办事,真诚第一。

  在我们每天接触的人中,哪些对我们是真心的,哪些是虚伪的,我们很容易就能够感觉到。对于那些真诚的人,即使我们开始不怎么喜欢他们,最后他们的真诚也会打动我们,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而对那些虚伪的人,开始我们会喜欢他们的笑容,甚至有种亲切感,但是时间久了,我们就会对他们的"笑里藏刀"、"口蜜腹剑"感到厌烦、憎恶,最终不自觉地远离他们。所以,每个人都喜欢对自己真诚的人。

  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排在序列最前面、受喜爱程度最高的六个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后面的五个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同真诚有关。排在序列最后,受喜爱程度最低的几个品质是说谎、虚伪、不老实等,也都与真诚有关。安德森认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令人厌恶。

  这个社会需要真诚,我们的人际交往也需要真诚。真诚是打开别人心灵的金钥匙,因为真诚使人产生安全感,减少敌对感。真诚的人在结交朋友时很容易得到对方的信任,真诚可以在两颗陌生的心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巴尔扎克说过:"只有打算彼此开诚布公的人们,相互之间才能建立起心灵上的交流。"朋友要做到交心,没有什么比真诚更重要。

  彼此猜疑的友谊不能长久,这几乎是恒世不变的真理。尤其在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仍能把真诚摆在人际交往的第一位,就更容易赢得大家的信任。

  有一个年轻的职业经理人,在回忆过去的时候,说自己其实是很幸运的,在他刚毕业没多久,就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

  当时,我在一个饭店跑堂,经常会遇到一些挑剔的顾客。比如他们故意点一些他们想吃,而店里又没有的菜;当他们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大骂"这是个什么破店!什么菜都没有!"很多顾客都会给我们出难题,但是在店铺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无论他们进来的时候脸色怎么样,只要你真诚地对待他们,他们最终也会信任你。

  6年前的一天,那是快过年的时候,窗外下着小雪,夜已经很深了。有一个顾客进了店,手里提着好几包东西。看起来他已经很累了。他想吃一碗可以暖胃的粥,正好那个时候店铺要打烊了,厨师都已经下班,只留下一些简单的食物和几个值班人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1-8-2010 13:37:50 | 只看该作者
第14节:真诚是最好的处世之道(2)


  顾客说:"我想喝一碗猪肝青菜粥。"

  我抱歉地回答:"对不起,已经没有了。"

  他翻了几页菜谱,又说:"那来一碗牛肉羹吧!"

  我又十分抱歉地说:"对不起,牛肉羹现在也没有了。现在只提供一些简便的食物,比如炒饭、面条等。"

  顾客很生气:"什么都没有,你们为什么不干脆把门关掉!"

  因为时间已经不早了,我敢保证很多餐馆都已经关门了,我们餐馆之所以没有关门是为了给那些赶路的、需要充饥的人提供方便。我很想解释,但是看到他生气的样子,我都觉得他有点无理取闹,天这么冷,随便吃一点不就得了吗?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提起东西,气冲冲地起身走了。

  他离开之后,我发现他的一个文件袋落在了座位上。我看到他径直走进了斜对面的一家店。于是,我去对面那家店找他,把文件袋交到了他手上。

  当他看到我手中的文件袋时,他的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笑容,很显然,他对自己刚才对我的态度感到不好意思。他站起来,对我这个看起来比他至少要小10岁的年轻人,鞠了一躬,说:"我刚才的态度不好,一时心急没想到会把最重要的文件袋丢了,更没想到你会给我送过来。谢谢,谢谢!"我知道那个文件袋对他来说肯定是很重要的。

  他说着要从钱包里抽出钱来感谢我,我拒绝了。他觉得无以为报,拿出一张他的名片给我,说以后有机会再感谢我。

  我都没想到会要他报答什么。从那以后,他经常来我们店吃东西。后来,他说他的公司需要人,就把我引荐到了他所在的公司。

  后来,我在那家公司的采购部工作了4年,成为了采购部经理。老板对我的工作十分信任。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年轻人在"受气"之后,发现顾客落下了东西会幸灾乐祸,可能不会去想如何把东西归还给别人,而这个年轻人靠他的真诚打动了他的贵人,所以赢得了一个很重要的机会。他因此成功地从一个小店员转到大企业做采购员,并且凭着自己的努力晋升为经理。

  这个年轻人对顾客的真诚,恰恰迎来了他人的信任。很多年轻人说自己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不懂得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所以朋友也不多,其实,很多时候只要你真诚,别人就可以感受得到,因而会主动地接纳你。

  尔虞我诈的欺骗和虚伪的敷衍,都会让人远离你,只有真诚才能真正地打动人心。当然,真诚不是写在脸上的,而是发自内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